簡介
陳潤生,1941年6月生於天津市,籍貫天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係;1978到1980年,在吉林大學理論化學進修班學習;1985-1987年, 獲洪堡獎學金在德國紐倫堡大學從事量子生物學研究;1994年到2003年,作為訪問學者或訪問教授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日本大阪大學蛋白質研究所;台灣理論科學中心等從事合作研究。是中國最早從事理論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研究的科研人員之一。在生物信息學領域進行了係統的研究,曾參加中國第一個完整基因組泉生熱袍菌B4基因組序列的組裝和基因標識,曾參加人類基因組1%和水稻基因組工作草圖的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自1996年以來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共作大會報告及分組會報告十餘次。由於其在基因組信息學領域的早期工作,1996年 9月29日至10月3日在日本築波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大會上應邀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時獲得“小穀正雄 ”獎 (“ Kotani Prize ”,生物領域 )。2007年當選院士。
事跡
由於在基因組信息學領域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曾應邀在1996年日本築波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大會上作“Kotani Memorial Lecture”,同時獲得了“小穀正雄”獎(“Kotani Prize”,生物領域)。而在對非編碼序列、非編碼基因、非編碼RNA的研究中,陳潤生和他的課題組在一些特定長度範圍內獨立地發現了百數量級的新的非編碼基因,這些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承認,為中國在該領域取得應有的國際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陳潤生認為,對生物體內非編碼序列、非編碼基因、非編碼RNA的研究則是二十世紀末,生物學界和醫學界無可爭議的熱點。美國人安德魯・菲爾和克雷格・梅洛就是由於在1998年發現了“RNA幹擾”現象而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且在2001年~2006年,這個領域的重要發現5次被Science歸入當年的“年度十大科學發現”。
對選院士後,陳潤生曾表示,能夠當選是對他過去工作的肯定,但並不是說當選院士了,他的學術水平就隨之提高了。科研工作是連續的,當選院士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責任,應當作出更大的貢獻。他要按照院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希望以現有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和起點,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更大的進展。
重大成就
長期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在基因組信息學領域,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完整基因組泉生熱袍菌基因組的全部生物信息分析,參加了人類基因組和水稻基因組的信息分析,提出並建立了密碼學方法。在非編碼基因領域,以線蟲為對象發現了百餘個新的非編碼基因。確定了兩個非編碼基因家族;發現了三個特異的非編碼基因啟動子。顯示非編碼基因有一套獨立的轉錄調控係統。在生物網絡研究領域,提出將圖論中譜分析用於確定蛋白與蛋白相互作用網絡的拓撲結構等多種新模型。這些工作為生物信息學研究做出了重要創新性貢獻。
陳潤生,民國9年(1920年)生,浙江吳興人。民國30年就讀上海交通大學機械係。民國35年後在上海台安輪船公司、上海審美窯業廠工作。1956年9月開始從事教育事業,曆任上海第二輕工業技術學校教師、教研組長,上海市輕工業學校、上海市輕工業專科學校矽酸鹽專業主任、化工係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陳潤生教學嚴謹,在熱工技術設備方麵造詣較深,特別是對玻璃窯爐設備的設計與研究有一定的成就,對培養矽酸鹽技術人才和玻璃行業窯爐技術的提高與發展作出了有益貢獻。1970年,玻璃行業中普遍存在著窯爐能耗高、產量低的問題,陳為幫助解決這一難題,在玻璃行業成立玻璃窯爐改革小組並擔任組長,對全行業30多台窯爐逐一進行改造。經過一年的努力,使全行業窯爐油耗平均降低達20%,年節油3000多噸,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領先,獲得輕工業部頒發的科研成果獎。
1975年,上海玻璃行業推廣了陳的“玻璃窯爐燃油技術”、“超聲乳化燃燒試驗”、“高效玻璃窯爐試驗”、“液錫電極模擬試驗”、“供料槽錫電極的應用”、“燃油噴嘴試驗與研究”和油噴槍的試驗、改造等一係列科研成果,他先後寫成13篇論文,在上海矽酸鹽學會主辦的刊物上發表,並主編《玻璃窯爐燃油技術》、《玻璃窯爐設計參考資料》和合編《玻璃窯爐熱工計算與設計》等著作,於1984年前後出版發行。
陳潤生是中國玻璃行業的一位有名望的玻璃窯爐專家、學者,曾先後擔任過中國矽酸鹽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上海市矽酸鹽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窯爐熱工專業組組長、科普教審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員代表、上海能源研究會會員、上海市輕工業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上海長城玻璃窯爐科技聯合開發公司總工程師、中國日用玻璃協會顧問等職。
1980年,陳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1985年陳被評為上海市輕工業局優秀黨員,並先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寶山縣第五、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寶山縣第七屆政協委員。
1990年2月因車禍逝世。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友情链接: